大多數白酒品牌都在講“入口柔”,講“瓊漿玉液”,講“陳釀”……聽多了你會覺得,好像給這些品牌做傳播的文案好像都沒有喝過酒。
畢業時約好一年一見,
再聚首卻已近而立之年。
攢了一肚子沒心沒肺的話,
就想找兄弟掏心掏肺。
友情也像杯子一樣,
要經常碰一碰才不會孤單。
卸下層層面具,
在你們面前我才是我自己。
他們只在朋友圈神出鬼沒,
卻在現實的圈子無影無蹤。
最后我們都變成了那個,
曾經以為俗不可耐平庸無趣的人。
每天相處最久的同事,
我們之間卻沒好好聚一聚。
現實的我們,
在某一刻能如此真實的存在。
正好 !
所謂成熟就是明明該哭該鬧,
卻不言不語的微笑。
兄弟間的聚會,
無關應酬和勾兌。
用45度的單純,
去忘卻世界的復雜。
老說“空了一起聚聚” ,
其實不過是個拖延的借口。
文案的故事感
帶有故事感的文案,往往能夠讓你透過文字看到一些畫面,想起一些過往和現狀。而寫出帶有故事感的文案其實并不困難,所有的故事都是來自于你的生活。
每個人都寫自己的故事,
每個人都是自己的導演。
大道理人人都懂,
小情緒難以自控。
只要是你辦招待,
隨便點的什么菜。
越單純越快樂。
因為單純,
相信愛情。
你哭了?
沒,我只是對生活有點兒過敏。
我對自己有意見……
我多么想見你一面,
在我們來過的這家店。
我們老得太快,
卻聰明得太晚。
無論今天多么糟糕,
醉了、醒了,
就是明天。
只需抓住一個片段
你不必寫完一個完整的故事,只需要抓住最關鍵的一個片段,里面最關鍵的一句話。然后整個故事自然而然就會出現在讀者的腦海里,并且能想到更多。
只身赴約雞毛裝,
都是酒友裝雞毛。
我把一切都給你,
你把江小白還給我好不好。
就你這酒量還能受影響,
你的酒量還有下降空間嗎。
回想熟人說過的話
真實發生的事情往往比臆想的更有說服力,回想一下在特定場景下,朋友們讓你印象最深刻的話,寫下來,也能夠讓消費者印象深刻。
不小心說出的酒話,
是藏在心里許久的真話。
碰了杯卻碰不到心,
才是世界上最遙遠的距離。
不是我戒不了酒,
而是我戒不了朋友。
我們曾經沒手機,沒電腦,沒wifi,
但那時的我們,
過的比現在開心。
我們之間,
其實只有兩個酒杯的距離。
總覺得沒喝夠,
其實是沒聊透。
不是酒杯放不下,
只是想和你好好說說話。
最想說的話在眼睛里,
草稿箱里,夢里,和酒里。
說人話
一般來講,沒有底氣的時候寫出的文案就會比較晦澀難懂。用口語的方式寫文案,就像一個朋友一樣,跟消費者去將一個故事,將一種態度。我不是在跟你賣弄,而是在跟你聊天。
我們生活在一座只有動脈的城市,
它的毛細血管被切割在我們的“圍城”里。
每天我們匆匆進出圍墻,
忍受擁堵,為生活而忙。
卻只見,
城市越來越大,圍墻越來越多。
道路越來越堵,你我越來越遠。
我們的城市得了“病”,
我們都是“被傳染者”。
所以我們習慣了做圍墻里的人,
享受著固步自封的樂趣,
追尋著相同圈子里的絕對安全感,
以及朝九晚五的單曲循環。
我們樂此不疲,
即便十年為鄰也可無半句寒暄,
以為我們已經麻木到不與“圈外人”講話,
應酬和刷手機使我們閑暇的日常。
我們漸漸忘了簡單生活的快樂,
以為在朋友圈里曬照是證明我們活得“漂亮” ,
以為點贊和紅包可以讓兄弟間的情誼升華,
但我們卻不得不面對,
你約我今天喝酒,我說改天的尷尬。
冷漠早已固執的生根在這座“圍城”,
不管你昨夜經歷了怎樣的泣不成聲,
明早的城市依舊車水馬龍。
終于這一天“管理者”說,
今后我們的城市不再建封閉小區,
打破圍城,讓公共設施共享,
還城市的血液流淌。
但也許我們拆得掉小區的墻,
可更改拆掉的是,
你我相隔在虛擬與現實里的屏障。
時間在消磨城市建筑的棱角,
我們也在慢慢變老,
請給兄弟情誼多留一點時間,
別讓城市的圍墻變成防守彼此的城墻,
一杯45度的溫度足以沖破一切,
下班了,我們一起去約酒!
反思,真的用心了么
我們不喜歡虛偽的朋友,當然也不會喜歡虛偽的文案。如果你自己都不相信,消費者當然不會相信;如果你自己沒動情,休想讓消費者動情;如果你自己不覺得痛,就不會打動消費者。想想那些打動你話,就明白自己要寫怎樣的文案了。
爸爸收起橫在魚塘上一天的魚竿,
想要的不過是和你三分鐘的通話,
如果你覺得只有成就才能衡量“出息”,
不如不見。
媽媽用廚藝滿足所有人的口腹之欲,
想要的只是孩子滿嘴的心事,
如果你覺得只有沉默才能代替“成長”,
不如不見。
愛人戴著最名貴的鉆戒,
想要的卻是路邊攤上廉價的陪伴,
如果你覺得只有車與房才能兌現“承諾”,
不如不見。
朋友喝著蘇格蘭產的威士忌,
想要的其實只是朋友攀談時的一瓶小酒,
如果你覺得只有財富才能換取“友情”。
不如不見。
如果所有的愛,
都需要對等的條件來陪襯,
不如不見。
多用名詞和動詞,少用形容詞
形容詞是一種偷懶的做法,除非你的形容詞能夠起到點睛的作用。一般,我們用形容詞來描述一些很難直接表達的東西,這種東西消費者理解起來會存在一定的障礙。動詞和名詞則不會這樣,他們帶給消費者直接的畫面感。
三杯可樂,
我假裝醉了,
剩下的交給你。
酒越喝越暖,
水越喝越寒,
而想你,就像酒和水翻滾心間。
你的酒窩里沒有酒,
可你一笑,
我卻醉了。
你是一杯酒,
朦朧醉意的我,
才把你看得這樣美。
蹩腳的詩人,
他只生活在酒里或夜里。
想他了就喝點酒,
醉了就能相見。
都說醉后才知道酒濃,
而我只知道,
思念也更濃了。
豆漿和油條,
小酒和花生,
我和你。
關于聯系你這件事,
躲得過對酒當歌的夜,
躲不過四下無人的街。
描寫身邊的生活
你每天都在生活,怎么能寫不出生活呢?一定是沒有用心觀察。看看朋友不開心會做怎樣的事,說怎樣的話;看看行色匆匆的路人一分鐘走多少步;逛街的時候留意一下女孩們的興奮,和男孩們的目光呆滯……
我們乘著輕軌談論著舊時坐滑竿爬梯坎,
窺探舊物也怕觸景生情,
但不因循守舊,
也享受時代帶來的便利。
你也難以嗅到女人們身上的“矯情”,
豪邁、熱辣、快人快語,
從不吝嗇的向別人展示這里的夜景宵燈,
也能把美食變得獨一無二。
男人們吃著火鍋,喝著小酒,
耿直地不把時間和距離,
當做搪塞老同學約酒的托詞,
只因為在乎這些堪比親人的“兄弟伙”。
我們曾困惑城市是否占領了童年的記憶,
這一次,消失只是假象,
它轉而駐扎在我們的心里,
以另一種方式繼續存在著。
讓我們經得起變遷的考量,
給予平凡人力量,
讓每個人都成為英雄。
火鍋當下午茶,茶館當休息室,
我們續寫著祖輩的習慣,
代代相傳將言子陳釀成文化的載體。
當纖夫用身體對抗這急流的畫面,
僅存于舊照片,
川江號子的聲音回旋在舞臺之上,
舊錨鏈變成江畔的剪影,
而不再是昨天的生活。
太陽不見了,以為溫度就消失了;
手機不見了,以為朋友就消失了;
情書不見了,以為愛情就消失了;
我們常常以為,看不見就是消失。
我們以為城市變遷會消逝曾經的一切,
卻不知文化早已浸入我們的骨髓。
江小白的每一篇文案,都透著一張清晰的畫面,講著一段身邊的故事,讓我們回想起喝酒時的快樂,并有種拿起電話約朋友喝酒的沖動。這就是一個會講故事的文案,帶來的奇妙作用。
獨家供稿人:小三爺。以不靠譜的作風混跡廣告圈8年,從文案跳到策略,跳到social,跳到客戶,最后跳回文案。運營公眾號:一記文案(ID:tianxiagongyi)。
未經允許不得轉載:4A廣告提案網 | 廣告小報 | 廣告圈那點事 » 你有酒,我有故事,江小白有文案
我說所有的酒都不如你。江小白
還真沒喝過,但想買一瓶擺著看,這樣的文案附在包裝上就是一件文藝單品
我握著一瓶江小白,走進了城市的喧囂。拿著酒瓶出來后,我已不在眷戀身后的霓虹。